Search

父母的成長,對孩子有巨大的影響

許多的親子教養妙招、撇步,多少都會提到「父母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父母的成長,對孩子有巨大的影響

許多的親子教養妙招、撇步,多少都會提到「父母應該怎麼做」,或是「這個行為能否改變,爸媽的努力很重要」。雖然父母的角色明顯地被提到、被要求,但中心還是在孩子。整個妙招、撇步的假設在於「因為我的孩子A,所以我就B。」

這叫做「配合」。

配合,言下之意,別人不動、我不動。如果今天孩子沒問題,父母就什麼事也沒有;明天有問題,就解決明天的問題;上小學有問題,就解決上小學的問題;青春期有問題,就解決青春期的問題…………

「配合」隱含著,「孩子的發展父母無須主動引領」。因此,我們永遠在被動的解決問題;畢竟,孩子不出事,我怎麼知道哪裡有問題?!

是這樣嗎?

======

父母就像一家公司的領導者,可以選擇被動地遇到問題,再來想辦法、怪罪員工、懲處一番;或是,採取主動的策略,保持團隊間的感情與活力,當問題出現時反而是讓彼此更有凝聚力的好時機。

被動配合不是不行,主動成長卻能為家庭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,例如:

為了讓孩子更快樂的長大,因而有了改變自己的勇氣:敢於面對個性、情緒上的弱點,不但成長自己、更造福家人。

孩童在進入可以上幼兒園的年齡開始,即開始會有「頂嘴」的行為,這樣的行為很難不讓父母動氣。這時,父母的威嚴(尤其是大聲斥喝)可以容易的解決此問題。因此,雖然我們覺得煩、很累,但也很少真的去做什麼 (畢竟大聲斥喝好像有用)。

但若「主動」去想,頂嘴為何讓父母火冒三丈?因為孩子個性不好、不懂得尊重父母?暫時不論孩子的態度,換個角度想,孩子為自己辯護(先不論他是否真的有理),即是一種「理智」的練習: 表示他們已經聽得懂我們說的 開始分辨我們的話是否正確描述、評斷他們的行為 找出適合反駁我們的理由 最後清楚的說出來。

其實,這是認知發展的大進步!

如果,我們專注在孩子表現出的認知發展行為、而非他們看似不尊重長輩的忤逆態度,那會有什麼改變?我們也許會冷靜一點,此時,再來利用此機會訓練孩子正確的溝通態度、方式。這樣做,對他們的認知及情緒發展都將大有助益。

只是……爸媽們要先忍住這口氣……但是,為什麼我們忍不住呢?

為什麼不能頂嘴?!或說,為什麼要用「頂嘴」來把孩子的「溝通練習」冠上標籤呢?

如果我們能主動地去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,並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跟假設,而不是等到青春期彼此不說話才來找專家,

你覺得對親子關係會有什麼影響呢?

======

成長,可以是一個觀念的改變;或者,只是一個習慣的養成。無論如何,

那影響,對自己、對孩子,都是巨大的。

(嫩咪出現了!)


Tags:

About author
父母好,孩子會更好! 成長,可以是一個觀念的改變,或只是一個習慣的養成。那影響,對自己、對孩子,都是巨大的。 「醜爸-親職/個人成長工作坊」,鼓勵並協助每一個人,把自我成長視為「必須要做的事」,並一步步付出行動。歡迎每位有志於自我成長的個人、團體機構,和醜爸一起體驗「成長就是現在,改變就有機會」的豐富生活! ------ 成為父母前 沒有人知道如何善盡親職 我們雖然緊張,但懷抱信心 因為擁有滿滿對孩子的愛 豐富的資源可供我們使用 我們竭盡所能的學習 兒童生心理發展、行為模式 教養的觀念、態度、語氣 甚至還有人鉅細靡遺地告訴我們 孩子在想什麼,我們應該怎麼回應孩子 隨著每日的用盡全力 有時我們感到信心滿滿 卻在耐性用盡之餘,懷疑自己無能為力 尤其當孩子年紀漸長 自我逐漸萌芽之際 如果我們還持續停留在 「搞懂孩子就能搞定教養」的階段 我們的挫折只可能無限擴大 因為我們搞不懂的,從來是自己 因為搞不懂自己,也連帶讓孩子無法穩定 在 醜爸的父母成長教室 我們聊孩子、也談父母 尤其,專注在親子互動歷程中 生命與生命間如何影響、彼此形塑 我們發現,當我們更能與自己連結 覺察到感受、看見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時 我們愈擁有和孩子對話的能力 幽默感也能進來、解決問題的創意湧現 這樣有活力的互動 定義了我們心目中的教養: 父母因孩子而轉化過去的陰暗面 孩子因父母的成長而擁抱自己 親子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 彼此以愛連結,以接納滋養 歡迎加入我們~:)
親職/父母成長諮詢、作家,提供講座、讀書會/支持團體、小班課程、及個人諮詢
View all posts